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于2012年7月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开始组建,于2013年2月由江苏省教育厅正式立项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围绕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行业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协同本领域代表性高校、研究院所和中药企业,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药材公司、江苏济川药业集团、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家单位组建而成。紧扣中药资源种质选育及药材生产加工;中药饮片炮制加工及标准化;中药配伍应用及安全性与有效性;中药制药过程关键技术与产品升级;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向进行资源集聚、合理分工与协同创新。解决中药行业产业重大需求,提升中药产业水平与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依据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和调整学科建设结构,服务于中药资源产业链全过程。
“中心”坚持动态、多元、融合、持续的运行机制。通过“中心”建设推动学校办学理念和创新方式的转变,确立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定位。在创新人才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中心”对省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并赋予充分的人事自主权;在建设和运行资金上,每年校专项经费预算,并支持“中心”通过服务社会等方式筹措资金用于建设发展和激励分配等;在硬件条件保障上,以唐仲英科技楼为基础,优先满足“中心”建设发展需要。
通过“中心”建设汇集了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及全国中药资源领域的一流领军人才;整合了一批中药材生产基地、科技平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产学研合作基地。探索构建多元化的人才体系、技术平台体系和发展资金汇集渠道,形成以人才为核心的协同创新模式。重大任务主要是:围绕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所涉及的五个研究方向和七项研究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三位一体的建设目标。
科技创新研究方向与任务
1.中药资源调查、种质选育及药材生产加工
(1)江苏省水生、耐盐中药资源调查与合理利用研究
开展江苏省代表性区域重点调查品种的资源普查、水生、耐盐中药品种的资源调查和传统知识调查与标(样)本等信息采集。完成动态监测站建设,开展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建立监测机制和监测网络系统。建立中药资源种质保存与种质资源库。研究编制“江苏省水生、耐盐中药资源普查培训教材”。制定江苏省中药资源区划与生产布局规划。研究制定江苏省区域水生、耐盐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发展规划。
(2)中药资源种质选育研究
目前中药材种子种苗品质退化严重,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繁育基本上还处于农户“自繁自用”阶段,新品种选育薄弱,中药材种子种苗的审定工作缺乏,制约了中药资源产业的发展。随着现代中医药的发展和临床医药的应用,中药材品种纯正、质量稳定、安全性强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国药材种质资源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从药材生产的源头种子种苗抓起,加强药材优良种子种苗的繁育和药材种子种苗产业的发展已引起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广泛重视。
本中心协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等单位,汇聚资源,联合攻关,针对中药资源种质退化、流失的问题,选择形成资源产业链的代表性品种银杏、当归、金银花等开展研究,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形成相关技术体系,优选出中药材优良品种。
(2)中药材生产加工过程研究
我国地域辽阔,同一中药材品种在不同产地其生产、采收、加工方式不尽一致,影响了中药材的品质与产量。生产过程中的种植、病虫害、产地加工方法等诸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已成为中药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仍以已形成资源产业链的代表性品种当归、金银花、银杏、牛膝、玄参等开展规范化生产研究。
解决药材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学如当归早薹、病虫害如麻口病的问题等;解决金银花加工过程的质量改变等问题;玄参生产加工过程中初加工方法和技术等。有效推动了中药材规范化和规模化生产,形成中药原料生产与制剂生产互为支撑、协调发展的资源经济产业链。
2.中药饮片炮制加工生产过程与标准化
(1)中药饮片炮制加工共性技术研究
以传统中药饮片炮制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复杂性科学理论,以现代科学领域中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评价方法和技术为支撑,针对炒炭、酒炙、醋炙等炮制共性技术开展研究工作,规范炮制共性方法,揭示炮制原理和科学学内涵。
(2)生产过程与质量标准化
根据中药饮片特点,建立和完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检测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和完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实验平台。开展对具有资源产业链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对比研究,制定国家统一的中药饮片炮制标准及技术指导原则,建立既体现国家主导符合全国大多数地区中医用药原则又照顾部分中医用药特点的中药饮片标准规范体系示范性研究,继续引领该行业朝着中药炮制规范化和饮片质量标准化方向发展。
3.中药配伍应用及其安全性与有效性
(1)中药配伍有效性评价
以有效方剂为研究对象,以成药性与可产业化研究为重点,建立方剂功效评价技术、方药物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在线质量控制技术、方剂前处理精制技术、方剂现代制剂共性技术、方剂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技术等技术平台。在前期研究工作积累基础上,开展方剂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实现市场→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市场的良性循环,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的产学研体系,为中药制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源泉和有力支撑。
(2)中药配伍安全性评价
中医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配伍安全性问题,除了新药研发所涉及安全性评价,“中心”在前期培育获得的国家973项目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最终形成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中药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指南和指导原则。
4.中药制药过程关键技术与产品升级
(1)中药制药过程/工程化关键技术集成
针对中药制剂制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提取精制技术、工业制备纯化技术、剂型设计和成型技术以及产品在线监控技术等问题,在前期建设成果基础上,结合优质资源协同与建设,针对中药制剂多组分特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重点开展中药提取精制、制备纯化、速效高效剂型制备关键技术、在线监控的集成创新研究,突破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形成创新型研究成果,确保中药资源性产品的安全有效,提升中药制药行业水平。
(2)中药制剂大品种二次开发与产业升级
以脉络宁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桂枝茯苓胶囊等开展示范性研究,探索建立中药制剂大品种二次开发模式和产业化技术,提升中药产品质量,为行业产业发展提供示范。
5.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废弃物的资源化
(1)中药材及饮片生产加工过程废弃组织器官的资源化
在开发利用药用生物资源过程中,由于对可利用物质认识的局限性等因素制约,常常只选取生物体的某一组织器官为药用部位,而废弃了其他大量的生物组织,造成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资源利用效率水平低下。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药用生物废弃组织器官资源,发现其可用性和多宜性价值,对提高中药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物尽其用、吃干榨尽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2)中药制药过程废弃物的利用
在中药制剂制造过程中普遍存在大量中药药材废渣、废水等,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可见,废弃资源的资源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药废弃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于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动作用。中药废弃资源利用途径可开发药品、保健食品、兽药、以及生物农药等产品,以实现中药资源的多途径、多层次开发利用价值。